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太空電梯」大賽沙漠上演
「太空電梯」大賽沙漠上演
2024-04-25 07:52:46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太空電梯」大賽沙漠上演  (閱讀 7118 次)
Skyray
GSX-401FW STARGAZER
區域板主
銀河系
*****
文章: 8374



« 於: 2009-11-07 02:22:08 »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11/06/images_0701-1167329.htm
已記錄

觀星之樂~貴在分享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55



« 回覆文章 #1 於: 2011-08-16 16:52:54 »

後來是 

LaserMotive  得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ABVGHypirQ

http://money.cnn.com/2009/08/13/smallbusiness/space_elevator.smb/

好奇原理 查下
http://news.gpwb.gov.tw/newsgpwb_2009/mags.php?rtype=2&nid=12936

光束驅動四旋翼直升機(Pelican quadrocopter),經過十二小時二十六分飛行落地時,它創下了無線電動飛行器滯空時間最長,以及使用光束驅動飛行最久等兩項新紀錄。 LaserMotive共創人兼總裁Tom Nugent表示,這架大約兩磅重,四旋翼的飛行器根本無須降落,因為它可以做無限期地飛行。

這樣的過程稱之為「電力集束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惺芸大濕
王家貓奴
銀河系
******
文章: 6682


觀星會是個培育飛羽攝影人才的專業網站


« 回覆文章 #2 於: 2011-08-16 18:11:01 »

阿...那以前用微波驅動不是一樣
只是微波變成雷射
已記錄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55



« 回覆文章 #3 於: 2011-08-16 18:25:42 »

它是使用 雷射 傳電上去嗎 ?還是 ??  如果是 雷射光打到太陽能板 那和以前傳微波就類似  只是傳電上去 .

以前有種使用 雷射升空 是使用雷射射一小鐵片 .
但 能力很弱   不知何原理

光子推進器 ?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482329_480702_NT_5e1fedae.HTM


雷射推進應用在垂直上升到地球同步軌道最大酬載分析,數據模擬分析
=> 能量以雷射束的形式傳送到火箭上,加熱解離推進劑,使火箭產生推力往上升。由於少了笨重的燃料載具,酬載比可大大提升,相較於現今使用之傳統化學燃料火箭酬載比均不到1%,雷射推進系統可達10%以上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55



« 回覆文章 #4 於: 2018-06-11 12:41:39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35351.htm

目前工程师达到的共识是,太空电梯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但是建造过程中涉及到承受巨大的应力和压力,现有材料无法符合其要求。 然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数学家和一位机械工程师提出,只要电梯制造商采用更多的生物学技术,调整风险评估,并建造一些自动维修机器人,不久将来建造一部太空电梯是完全可能的。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作者丹·普佩斯库(Dan Popescu)和肖恩·孙(Sean Sun)模拟了太空电梯设计,他们是基于生物结构(例如:韧带和肌腱)发现最大应力与最大拉伸强度的比率计算得出的。这比工程中使用的应力-强度比率高许多,该材料吸收作用力的能力至少是破坏作用力的两倍。

研究人员指出,像这样的应力-强度比率对于正常的土木工程项目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大型建筑来讲,这个比例太过严格,无法控制失效概率。值得注意的是,太空电梯非常大,可能是人类建造的最大建筑结构。

建造太空电梯能让人类和太空物资运送至地球大气层之外,在一些太空电梯设计中,并未提及必须使用火箭。最早的太空电梯构想是1895年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提出的。

从1895年开始,科学家们便开始不断地提炼更新太空电梯设计,但是电梯的基本设计并未出现变化。太空电梯包含一根固体在地球上的缆绳,通常电梯向上延伸至地球静止轨道——距离地面大约35786公里。

在缆绳的顶部末端是一个平衡物,重力和向外方向的离心力使缆绳处于紧绷状态,沿着缆绳放置一个货舱,可沿着缆绳上下移动。这个太空电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超长缆绳施加压力如此大,以至于当前没有任何事物足以承受它。

在过去几十年里,已有一些大型设计比赛和提议方案用于解决这个问题,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方案是成功的。最近提出的解决方案是2014年谷歌公司开展的“Google X”项目,但当时没有人能够制造超过1米长的超强度碳纳米管缆绳,太空电梯建造的方案被搁置了。

据了解,碳纳米管是太空电梯工程师的巨大希望,但是这种希望可能会破灭。2006年一项研究模型预测称,在大约10万米长的纳米管缆绳中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使缆绳整体强度降低70%。

普佩斯库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虽然碳纳米管从理论上是太空电梯缆绳的最佳选择,但是当前技术无法制造超过几厘米长度的碳纳米管,因此用碳纳米管制造太空电梯是不太可能的。然而,他提出采用一些复合材料——碳纳米管与其它材料结合在一起,虽然强度比纯碳纳米管弱一些,但是我们正在采用自行修复机制增强材料强度,确保超级建筑的稳定性。

这种自修复机制是至关重要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缆绳设计,将它的方向一分为二,向上,进入一系列“堆栈段(stacked segments)”;侧向,进入一系列“平行缆绳细丝(parallel filaments)”。当任何缆绳细丝出现故障,事实上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其影响力仅限于其自身的堆栈段,负载重量立即分担至平行缆绳,直到修理机器人到达进行替换为止。

研究人员指出,拥有这种“自动修复机制(autonomous repair mechanism)”,太空电梯能够在高应力水平下确保可靠性,同时,也可采用强度稍低的材料制造,使实际可行性更加接近。

普佩斯库指出,所有这些太空电梯模型的基础是逐渐降低的应力比,工程设计标准与生物学原理相结合。他强调称,人体跟腱和脊柱可以承受巨大应力,非常接近于它们的抗拉强度,这要比工程师设计的钢铁所承受应力强度更大。

其主要原因在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肌腱和脊椎拥有自我修复能力,这是钢铁材质所缺少的。研究人员认为,将肌腱和脊椎的生物学机制添加到太空电梯设计中,意味着我们无需等待未来派新型材料。

普佩斯库说:“我们认为像太空电梯这样的超级大型建筑结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组件可能出现故障,还需要一套自我修复机制用于替换受损组件。这样才能保证太空电梯在高负载下运行,而不会损坏其完整性。这意味着我们使用现有材料建造超级建筑结构是可能实现的!”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55



« 回覆文章 #5 於: 2018-06-19 08:53:12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37627.htm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