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r.png, 0 kB
首頁 arrow 觀星論壇 arrow 星際大廳、哈拉區 arrow 天文新知 arrow 恐龍大滅絕是 隕石落下 +德幹地盾Deccan Traps 的火山活動
恐龍大滅絕是 隕石落下 +德幹地盾Deccan Traps 的火山活動
2024-04-19 18:47:51 *
歡迎光臨, 訪客. 請先 登入註冊一個帳號.
您忘了 啟用您的帳號嗎?

請輸入帳號, 密碼以及預計登入時間
新聞:
 
   首頁   說明 登入 註冊  
頁: [1]
  列印  
作者 主題: 恐龍大滅絕是 隕石落下 +德幹地盾Deccan Traps 的火山活動  (閱讀 3369 次)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35



« 於: 2017-05-17 07:03:55 »

 
==
  恐龍大滅絕  隕石落下  +德幹地盾Deccan Traps 的火山活動
==

小行星碰撞地球引发超级火山喷发

==
BBC 紀錄片:當年隕石落下的地點太糟糕,才會造成恐龍大滅絕

==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613015.htm

BBC播出了全新的节目《恐龙灭绝之日(The Day The Dinosaurs Died》,Jo Morgan教授和Sean Gulick带领的一组科学家团队详细解释了发生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被认为与恐龙灭绝事件紧密联系的墨西哥湾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研究采样了陨石的岩核碎片,发现陨石撞击的地点和时机都非常凑巧,如果时间和地点不满足条件可能不足以对如此多的恐龙物种造成灭绝性的伤害。
节目中主持人Ben Garrod指出,由于陨石击中墨西哥湾,毁灭性地将石膏中的大量硫化物溅到大气层中,这最终导致了恐龙灭绝性的命运,如果陨石石块击落到太平洋或者大西洋更深的位置,恐龙仍有机会在这场大灾难中生存下去。“如果大撞击的位置位于太平洋或者大西洋,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少的岩层蒸发,包括致命性的石膏。那样的话就不会有如此大密度的岩层遮蔽了阳光,阳光仍会照射到地表使得恐龙继续存延。”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在该事件后地球上恐龙仍旧统治着,那么哺乳动物可能就没法获得足够的生存进化空间,人类或许也没法出现。
« 最後編輯時間: 2019-02-26 08:27:33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35



« 回覆文章 #1 於: 2017-05-21 13:49:58 »

http://technews.tw/2017/05/20/the-last-day-of-the-dinosaurs-bbc-documentary-reveals-how-they-were-made-extinct/

然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發現也為科學家帶來新的疑惑,畢竟隕石坑「僅」寬 180 公里、深 30 公里,相較於直徑長 1 萬 2,742 公里的地球,這麼「小」的行星到底是如何造成全球性的滅絕災難呢?在 BBC2 的紀錄片《恐龍死亡那天》(The Day the Dinosaurs Died,暫譯)中,有研究團隊就想一探究竟。



於是演化生物學家加羅德(Ben Garrod)前往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開挖,並在 1.5 公里深的地方發現了豐富的硫化物。

有鑑於尤卡坦半島的地質富含礦物石膏,因此加羅德相信,這是當年小行星恰好擊中這片充滿石膏的淺水層上。而高熱的小行星汽化了這些礦物,並讓它們在作用後產生大量釋放到空氣中的硫化物。
太陽被硫化物擋住了

同樣有參與研究,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摩根(Joanna Morgan)估計,應該有至少 1,000 億噸的硫化物因此釋放到空氣中並集結成雲,進而籠罩住整個地球,將太陽隔絕於大地外。
溫暖的溫度不見了

摩根說道:「這樣的分量(1,000 億噸的硫化物)的確足以讓地球在十年來大降溫,並且毀滅大部分的生命。」

而讓這群團隊覺得太剛好的,就是小行星落下的時機。

如果能早或晚一點落下就好了

負責開挖隕石坑的加羅德指出,這顆小行星在當時以每秒 18 公里的速度撞擊地球,如果它能早或晚個 30 秒才擊中地球,就有可能落在大西洋或太平洋的深海中,這樣就會汽化比較少的岩石,也就不會導致全球性的低溫災難。研究團隊也形容道:「那顆行星擊中了地球一個非常不幸的地方。」
有 3~16 年的時間氣溫都在冰點以下

只是時機就是這麼不剛好,讓這顆隕石降落在島嶼的淺水層。來自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伯格(Julia Brugger)便以 1,000 億噸的硫化物進行計算,推估如此大量的硫化物至少讓全球降低了攝氏 26 度,而且有 3~16 年的時間,全球溫度都處在冰點以下,整體來說,大概要等超過 30 年,地球才會逐漸恢復原狀。
活下來也沒東西吃

因此研究團隊指出,當這個溫度高達攝氏 1 萬度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一開始觸發了火山爆發和劇烈海嘯,使生活在周遭的恐龍受到波及死亡,但那些活下來的恐龍卻因為食物供給被低溫破壞而同樣無法倖免於難。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35



« 回覆文章 #2 於: 2017-06-22 21:44:14 »

http://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5&topic=2385.msg31115#msg31115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35



« 回覆文章 #3 於: 2018-08-20 10:43:46 »

https://iview.sina.com.tw/post/16882314

 6500萬年前,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碰撞在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隨後碰撞引發超級火山噴發,導致地球氣候發生顯著變化,最終恐龍在一連串的災難中無法適應,最終走向了滅絕之路。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恐龍滅絕之謎現已揭曉,6500萬年前,一顆體積較大的小行星碰撞在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地區,隨後碰撞引發超級火山噴發,導致地球氣候發生顯著變化,最終恐龍在一連串的災難中無法適應,最終走向了滅絕之路。地球美國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Walter Alvarez)說:「理解我們如何破譯岩石層中記錄的一個偉大歷史事件,就像該考古事件自身一樣有趣。」

   重要的岩石樣本

  古比奧古鎮建造在義大利翁布里亞地區英吉諾山脈斜坡位置,其保存完好的建築結構記錄了古羅馬輝煌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1世紀之間,伊特魯里亞人始建了這座古鎮,羅馬時代、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相繼建造了羅馬劇院、執行官邸,各種教堂和噴泉,成為吸引遊客前來參觀的著名古羅馬景點之一。

  然而,吸引美國年輕地質學家沃爾特前往古比奧古鎮的並非古羅馬建築,而是保存在城鎮外部岩石結構中的自然歷史記錄。在古比奧古鎮外部存在著地質學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地球上最廣泛、最連續的石灰岩層。
當地人將吸引人注意的粉色裸露岩層命名為「Scaglia rossa」,它們位於山坡和峽谷地區,「Scaglia」的意思是岩石薄片,指的是岩石很容易削成方形結構,用於建造房屋,例如:羅馬劇院,「rossa」指的是粉紅色。這個巨大的岩層是由許多層構成,大約跨度400米,最早的歷史記錄可追溯至遠古海底,該岩層記錄了地球5000萬年發生的變化。

  長期以來,地質學家一直使用化石識別來自世界各地的岩石記錄,沃爾特使用該策略研究古比奧古鎮周圍岩石結構。在這種石灰岩層中,他發現了微型生物的外殼化石,這種生物叫做有孔蟲(foraminifera)。它們是一群單細胞原生生物,只能用放大鏡才能觀看到,但是1厘米厚度的粘土中,他發現了兩個石灰岩層,根本沒有化石記錄。此外,在粘土層之下更古老的地質層中,有孔蟲化石廣泛存在著,並且其個頭比粘土層之上發現的化石樣本更大。無論他在古比奧古鎮任何地方進行勘察,都發現一層薄粘土層上面和下面的有孔蟲化石存在著大小差異。沃爾特對比白堊紀末期(圖中底部)和第三紀(圖中頂部)時期的有孔蟲化石樣本,在世界範圍內的第三紀(圖中頂部)時期的快速、戲劇性的變化感到困惑。這些標本來自不同的地點(不是古比奧岩層)。

  沃爾特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究竟發生了什麼才導致有孔蟲出現體形差異變化?這個過程發生得有多快?不存在有孔蟲的薄粘土層代表了多長的歷史時期?

  這些微型生物看似十分普通,1300英尺厚的岩層中1厘米厚的粘土層似乎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這項發現讓沃爾特獲得一個重大發現,關於地球生命歷史的一個重要時期。

   K-T邊界

  從化石分佈和其它地質數據來看,古比奧岩層跨越了白堊紀和第三紀時期。這些地質時期的命名源自早期地質學家關於地球歷史上主要間隔時期的觀點,以及標記特定時間的一些特徵。在一個時期劃分體系中,生命發展歷史被劃分為三個時代——古生代(「遠古生命」,第一代動物);中生代(「中期生命」,恐龍生活的時期)和新生代(「近代生命」,哺乳動物生活的時期)。白堊紀是以白堊色岩層特徵而命名,形成於中生代后三分之一時期。第三紀(曾被重新命名,並細分為早第三紀和新第三紀),開始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結束於260萬年前的第四紀初期。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758925.htm

6500万年前,一颗体积较大的小行星碰撞在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地区,随后碰撞引发超级火山喷发,导致地球气候发生显著变化,最终恐龙在一连串的灾难中无法适应,最终走向了灭绝之路。
« 最後編輯時間: 2018-08-20 10:46:12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peter
正式會員
星系團
******
文章: 47835



« 回覆文章 #4 於: 2019-02-26 08:26:54 »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1611/massive-volcanic-eruptions-66-million-years-ago-happened-almost-exactly-when-the-dinosaurs-died-off/#more-141611

Massive Volcanic Eruptions 66 Million Years Ago Happened Almost Exactly When the Dinosaurs Died Off


http://www.uua.cn/show-11-9329-1.html

新研究指出德幹地盾Deccan Traps 的火山活動(而非單由小行星撞擊)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中起著作用

研究人員使用了不同的高精度測年方法,試圖闡明導致地球在近6600萬年前一系列  據EurekAlert!:在兩個獨立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不同的高精度測年方法,試圖闡明導致地球在近6600萬年前一系列的生命大量消亡的事件。這兩項研究都承認,德幹地盾的火山活動(而非單由小行星的撞擊)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中起著作用,但兩項研究在強調火山活動觸發力上存在分歧。理解這一重大的驅動氣候變化的物種滅絕事件的研究會給瞭解當前人類驅動的氣候變化提供資訊。地球上的生物史存在著5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中最聞名的也許是發生在白堊紀末期的物種大滅絕,因為它導致了非鳥類恐龍在地球上長期統治的結束。然而,是什麼觸發了白堊紀-古近紀(K-Pg)物種大滅絕——究竟是一顆小行星的撞擊或是在印度的德幹地盾火山省的持續數千年的一系列大規模火山爆發(或兩者兼有)才是主要的觸發動力——仍然存在爭議。更好地瞭解德幹地盾火山爆發的時間,尤其是與希克蘇魯伯(Chicxulub)小行星撞擊進行比較,會幫助解決這一爭議。

Blair Schoene和同事用鈾-鉛(U-Pb)測年法來構建位於德幹地盾內火山爆發的精確時間表。U-Pb測年能獲得比先前所用技術精確得多的年代測定,因為它所檢測的是鋯石個體結晶內的鈾-鉛同位素比;鋯石通常是在冷卻中的岩漿內形成的礦物。就像一隻新近上了發條的走動精確到秒的手錶,在鋯石內所含的鈾的放射性同位素會在該礦物結晶後立刻衰變,它會緩慢但穩定地以已知的速率轉變成為鉛的同位素。因此,這兩種同位素目前在某個鋯石內的比例可被用來決定其年代,而其年代的不確定性低至±4萬年。Schoene等對9個最大且最完整的德幹地層進行了採樣,從嵌在每一遠古岩漿流間的火山灰層和土壤中收集了鋯石。這一方法能讓作者判定每一噴發事件的時期。結果表明,德幹地盾發生了4次高容量噴發事件,每一次持續時間約為10萬年並向環境中釋出了巨量的岩漿和改變氣候的溫室氣體。結果提示,這些噴發事件開始的時間比希克蘇魯伯火流星撞擊的時間要早好幾萬年。據作者披露,在德幹噴發時所釋放到大氣中的甲烷、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顯著地改變了地球的氣候和環境,並在希克蘇魯伯火流星到達很久之前就觸發了大規模的物種滅絕。

Courtney Sprain和其團隊用了一種不同的地質年代學測定方法——氬-氬(40Ar / 39Ar)測年。這一測年方法依賴於對核輻射後從某樣品中釋出的產生輻射的氬氣所進行的檢測。儘管精度較低,但這種方法解決了U-Pb測年的某些局限性。Sprain等人得出結論,德幹熔岩容積中的大多數(超過75%)甚至是在K-Pg滅絕之後近60萬年時噴發的;他們說,這減少了岩漿活動作為物種滅絕主要觸發因數的責任。

在相關的《視角》文章中,Seth Burgess對每項研究的結果進行了討論,強調了不同的方法學(儘管這兩種方法都比其先前所用的方法更精確而且有其獨特的價值)如何會導致對相同地質事件作出顯著不同的解讀。Burgess寫道:“比以往更好的資料集能抽提出比過去更詳細的岩石記錄,它回答了某些問題,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



==

EPME
https://familystar.org.tw/index.php?option=com_smf&Itemid=4&topic=2385.msg233777#msg233777

« 最後編輯時間: 2021-12-01 21:15:15 由 peter » 已記錄

請連署支持翠峰天文科技觀星園區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113019034900
頁: [1]
  列印  
 
前往: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會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觀星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Powered by MySQL Powered by PHP Powered by SMF 1.1.17 | SMF © 2011, Simple Machines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spacer.png, 0 kB